毛毛终于上托儿所了,父母亲心里真有说不出的高兴和骄傲。可是上托儿所第一天,老师就反映毛毛爱打小朋友,小朋友都害怕与他玩。父母一听,早上心里的喜悦一下子烟消云散,既担忧又束手无策。育儿专家认为,年轻父母其实不用过分担忧,宝宝有攻击性行为是十分正常的,首先要看看你的宝宝属于下面那一种情形,只要采取相应的策略,问题就会迎刃而解的。 不会用正确的肢体语言所造成的攻击性行为 镜头一:小朋友都坐在桌子边上喝水,小男孩冬冬突然用力搂过身边的阳阳的脖子,紧紧地把他的头靠在自己胸前。阳阳大声哭起来,冬冬有点困惑了,于是用力把阳阳从胸前推开,阳阳被他这么一折腾,哭得更厉害了。冬冬看着阳阳,眼神茫然又不知所措。 解读:2-3岁的宝宝对自己的身体动作力度的觉察力和控制力还比较差,因此人们常说:宝宝打人,没轻没重。冬冬对同伴的攻击似乎毫无来由,其实他只想向阳阳表示一种喜爱的心情,可是他过于激烈的动作对阳阳造成了一种善意的攻击。 对策:宝宝对自己动作的认知是通过父母以及周围人的相互作用获得的。...